保證工程質量的管理制度
1、工程項目質量責任制度:公司對工程的各分部分項工程質量向建設單位負責。每月向業主、監理呈交一份本月的技術質量總結。項目經理責任制的重點在于管理。
2、堅持持證上崗制度:電工、電焊工等特殊工種人員以及測量、試驗、材料、安全、質檢、資料等管理人員均須考核,持證上崗。
3、技術交底制度:工程開工前,公司總工對項目部全體人員進行施工方案交底,分項工程開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根據施工方案、施工工藝等編制技術交底,向作業班組進行技術交底,明確該分項工程的質量要求、技術標準、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項等。
4、樣板制度:在分項(工序)施工前由主管工程師組織進行樣板施工,在施工部位掛牌注明工序名稱、施工責任人、技術交底人、操作班長、施工日期等。樣板經甲方、監理等共同驗收通過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通過樣板施工,做到統一操作規程、統一施工做法、統一質量驗收標準。
5、施工過程的三檢制及驗收制度
①三檢制。施工過程的質量檢查實行“三檢制”,即:班組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層層把關,確保分項工程一次驗收合格。
②工序交接檢制度。工序交接檢即:工種之間交接檢、總包與分包間交接檢、成品保護交接檢。上道工序完成后在進入下道工序施工前必須進行檢驗,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進入下道工序施工,做到“三不交接”:無自檢記錄不交接、未經專業技術人員驗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記錄不全不交接,以確保各工序的質量。
③隱蔽工程簽證檢查制度。所有隱蔽工程項目首先由班組、項目部逐級進行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復核,隱蔽工程不合格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④施工測量復核制度。施工測量必須經現場施工員復核后報監理工程師審核,確保測量準確,控制到位。在測量定位、樁基定位等階段由公司專業測量人員進行復核。
⑤嚴格執行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購及驗收制度。原材料采購需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根據施工合同規定的質量、標準及技術規范要求,精心選擇合格的供貨方,同時嚴格執行質量檢查和驗收制度,按規定進行復試及見證取樣,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采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進場必須由材料員進行驗收,核實質量證明文件,對于不合格品和材質證明不齊全的材料不允許進場。材料進場后及時標識,確保不誤用、不混用。
6、施工掛牌制度
①技術交底掛牌。在工序開始前針對施工中的重點和關鍵點現場掛牌,將施工操作的具體要求寫在牌上,既有利于管理人員對工人進行現場交底,又便于工人自覺閱讀。
②施工部位掛牌。在現場施工部位掛“施工部位牌”牌中注明施工部位、工序名稱、施工要求、檢查標準、檢查責任人、處罰條例等,保證出現問題可以追查到底,從而提高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心和業務水平。
③操作管理制度掛牌。注明操作流程、工序要求及標準、責任人,管理制度標明相關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等。
④半成品、成品掛牌制度。對施工現場使用的成品、半成品等進行掛牌標識,注明使用部位、規格、產地、進場時間等。
7、質量問題追究制度。對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追根制度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追根工作可按以下程序嚴格執行。
①會診;
②查原因,挖根子;
③追查責任人;
④拿方案,限期整改;
⑤驗收結果,不達到效果不罷休;
⑥寫總結,立規矩。
8、質量文件、工程資料記錄管理制度
①質量記錄是質量責任追溯的依據,力求真實和詳盡。各類現場操作記錄及材料試驗記錄、質量檢驗記錄等要妥善保管,特別是各類工序接口處理,應詳細記錄當時情況,理清各方責任。
②有關工程技術、質量的文件資料管理制度。工程文件資料的完整是工程竣工驗收的重要依據,應真實和詳盡。由專職資料員收集、整理、保管存檔,做到工程技術、質量保證資料及驗收資料隨工程進度同步進行。
③質量獎懲制度。實行獎懲公開制,制定詳細、切合實際的獎罰制度和細則,貫穿工程施工的全過程。由項目質量主管負責組織有關人員對在施作業面進行檢查和實測實量,對嚴格按質量標準施工的班組和人員進行獎勵,對未達到質量要求和整改不認真的班組進行處罰。
上一篇:基坑監測常見監測點布設方法
下一篇:無
2020-10-26 15:20:09
2020-11-20 17:53:29
2020-10-27 15:28:34
2020-10-26 15:29:14
2020-10-28 14:15:09